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换一种思路“破局”

来源: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不要被惯性思维束缚了思想。马斯洛说,如果你的工具只有一把铁锤,你就可能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是铁钉。 一介书生,两鬓染霜; 三余读书,四十有惑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不要被惯性思维束缚了思想。马斯洛说,如果你的工具只有一把铁锤,你就可能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是铁钉。

一介书生,两鬓染霜;

三余读书,四十有惑;

五味俱全,六根不净;

七言八语,九行十业。

一位老大爷到市场买菜,挑了3个西红柿放到秤盘上。摊主称了一下说:“一斤半,3块8毛。”大爷说:“做汤不用那么多。”去掉了最大的那个。摊主再称:“一斤二两,3块钱。”有好心人想提醒老大爷注意秤,却见他从容地掏出8毛钱,拿起刚刚去掉的那个大西红柿,潇洒地走了。

这个故事说明,解决问题不要光循着固定思维,很多时候,“不走寻常路”,方能柳暗花明。管理工作也是如此。清华大学教授宁向东说,所谓管理,就是通过协调关系、加减元素、重塑结构等手段,让原有局面发生变化,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其本质就是“破局”,这个“局”,即人和资源之间的关系。

在我们交通工作中,有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如果用老办法就容易陷入“怪圈”——越想解决,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严重。换种思路反其道而行之,问题却得到了解决或缓解。

比如说,道路拥堵是很多大城市的“老大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惯用办法就是想方设法拆房子,修更多、更宽、更快的路,建更多停车场。但这些措施真正解决了拥堵问题吗?绝大多数城市的实践表明,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路修多、修宽以后,许多原来没购车、不开车的人都开始购车、开车了,宽阔的马路通畅了没几天又开始堵起来。道路的供给激发了公众自驾出行的需求,而有限的道路资源永远满足不了机动车无限增长的需求,所以单靠修路并不能根治“拥堵病”。

在这种形势下,近些年,有的城市就转变了思路,想办法抑制民众开车出行的需求,比如英国伦敦就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升公共交通的速度、舒适性与安全性,同时提高开私家车出行的成本,较好地缓解了拥堵问题。再如韩国首尔,逐步摒弃以小汽车为核心的城市交通发展理念,从“治理车的拥堵”转变成“治理人和物的拥堵”,树立“以人为本、行人优先、公交优先”的理念,逐步拆除中心城区的一些高架桥,不但改善了城市景观,道路也比原来畅通了。

公路安全隐患整治也是如此。每一次发生交通事故后,有关部门都要从公路方面找出一些“隐患”来——不管道路是否符合设计标准,都要求公路部门对“隐患”进行治理。而整治方法基本都是提升公路等级、改善公路路况、增加交通标志标线和安防设施。但事实上,路况越好、安保设施越完善,越有可能助长司机的侥幸心理,一不小心就猛踩油门了……交通事故率并没降下来,这和我们的公路路况、安防设施水平极不相称。

有的国家交通规划设计师就别出心裁,在一些事故多发地段人为地将路况复杂化,刻意给司机制造一些“小麻烦”,以降低行车速度,提高司机驾驶注意力。例如荷兰德拉赫滕镇的罗卫普勒十字路口,原来司机和行人经常抢红绿灯,造成事故频发。为此,一位叫汉斯·蒙德曼的交通工程师提出“共享街道”的概念,拆掉了所有交通标志,将此处改造成一个“喷泉广场”,人车混行。这样,司机和行人都更加小心翼翼,事故发生率下降了一半。

破解道路拥堵的“局”,有时候靠“疏”,不断增加道路和停车设施,有时候靠“堵”,减少公众开车出行的意愿;破解交通安全隐患的“局”,有时候靠“有序”,让车和人各行其道,减少互相干扰,有时候靠“添乱”,增加交通环境的复杂性来提高司机和行人的注意力。当传统的思路和办法效果不佳时,不妨换种思路、换个办法试试,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不要被惯性思维束缚了思想。马斯洛说,如果你的工具只有一把铁锤,你就可能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是铁钉。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不要被惯性思维束缚了思想。马斯洛说,如果你的工具只有一把铁锤,你就可能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是铁钉。一介书生,两鬓染霜;三余读书,四十有惑;五味俱全,六根不净;七言八语,九行十业。一位老大爷到市场买菜,挑了3个西红柿放到秤盘上。摊主称了一下说:“一斤半,3块8毛。”大爷说:“做汤不用那么多。”去掉了最大的那个。摊主再称:“一斤二两,3块钱。”有好心人想提醒老大爷注意秤,却见他从容地掏出8毛钱,拿起刚刚去掉的那个大西红柿,潇洒地走了。这个故事说明,解决问题不要光循着固定思维,很多时候,“不走寻常路”,方能柳暗花明。管理工作也是如此。清华大学教授宁向东说,所谓管理,就是通过协调关系、加减元素、重塑结构等手段,让原有局面发生变化,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其本质就是“破局”,这个“局”,即人和资源之间的关系。在我们交通工作中,有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如果用老办法就容易陷入“怪圈”——越想解决,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严重。换种思路反其道而行之,问题却得到了解决或缓解。比如说,道路拥堵是很多大城市的“老大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惯用办法就是想方设法拆房子,修更多、更宽、更快的路,建更多停车场。但这些措施真正解决了拥堵问题吗?绝大多数城市的实践表明,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路修多、修宽以后,许多原来没购车、不开车的人都开始购车、开车了,宽阔的马路通畅了没几天又开始堵起来。道路的供给激发了公众自驾出行的需求,而有限的道路资源永远满足不了机动车无限增长的需求,所以单靠修路并不能根治“拥堵病”。在这种形势下,近些年,有的城市就转变了思路,想办法抑制民众开车出行的需求,比如英国伦敦就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升公共交通的速度、舒适性与安全性,同时提高开私家车出行的成本,较好地缓解了拥堵问题。再如韩国首尔,逐步摒弃以小汽车为核心的城市交通发展理念,从“治理车的拥堵”转变成“治理人和物的拥堵”,树立“以人为本、行人优先、公交优先”的理念,逐步拆除中心城区的一些高架桥,不但改善了城市景观,道路也比原来畅通了。公路安全隐患整治也是如此。每一次发生交通事故后,有关部门都要从公路方面找出一些“隐患”来——不管道路是否符合设计标准,都要求公路部门对“隐患”进行治理。而整治方法基本都是提升公路等级、改善公路路况、增加交通标志标线和安防设施。但事实上,路况越好、安保设施越完善,越有可能助长司机的侥幸心理,一不小心就猛踩油门了……交通事故率并没降下来,这和我们的公路路况、安防设施水平极不相称。有的国家交通规划设计师就别出心裁,在一些事故多发地段人为地将路况复杂化,刻意给司机制造一些“小麻烦”,以降低行车速度,提高司机驾驶注意力。例如荷兰德拉赫滕镇的罗卫普勒十字路口,原来司机和行人经常抢红绿灯,造成事故频发。为此,一位叫汉斯·蒙德曼的交通工程师提出“共享街道”的概念,拆掉了所有交通标志,将此处改造成一个“喷泉广场”,人车混行。这样,司机和行人都更加小心翼翼,事故发生率下降了一半。破解道路拥堵的“局”,有时候靠“疏”,不断增加道路和停车设施,有时候靠“堵”,减少公众开车出行的意愿;破解交通安全隐患的“局”,有时候靠“有序”,让车和人各行其道,减少互相干扰,有时候靠“添乱”,增加交通环境的复杂性来提高司机和行人的注意力。当传统的思路和办法效果不佳时,不妨换种思路、换个办法试试,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不要被惯性思维束缚了思想。马斯洛说,如果你的工具只有一把铁锤,你就可能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是铁钉。

文章来源:《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网址: http://www.zggxjsxbzz.cn/qikandaodu/2021/0118/438.html



上一篇:农产品价格B-N分解与随机冲击的惯性研究
下一篇:改变传统思维突破惯性设计理念的工艺实践探讨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投稿 |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编辑部|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版面费 |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论文发表 |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