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率先探索“全面放开生育”为何在东北?专家解

来源: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从计划生育到“单独二孩”再到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也在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近日发布对全国人大代表建议的答复称, 东北地区可以立足本地实

从计划生育到“单独二孩”再到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也在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近日发布对全国人大代表建议的答复称,东北地区可以立足本地实际进行探索,提出实施全面生育政策的试点方案。 消息一出,引发舆论关注。

东北地区人口的持续下降,为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2020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常务副省长陈向群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恳请率先在东北地区全面放开人口生育政策。

国家卫健委表示,曾委托辽宁大学、吉林大学等研究机构做过研究,并多次赴当地开展专题调研。东北地区为何想要率先探索全面放开人口生育政策限制?育儿成本高,如何解决?总台央广中国之声记者专访了辽宁大学和吉林大学参与上述研究的相关专家。

一年减少42.73万人

东三省人口全部负增长

东北地区为何要率先尝试“全面放开生育政策”?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宋丽敏给总台央广中国之声记者列了一组数据。

据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三省2019年年末常住人口分别减少7.6万人、13.33万人和21.8万人,合计减少42.73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0.80‰、-0.85‰、-1.01‰。虽然东北三省2020年的人口数据尚未公布,但大概率也是延续人口负增长态势。 ”宋丽敏说。

国家卫生健康委称,东北地区人口总量减少,折射出的是区域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社会政策等综合性、系统性问题。 比如随着资源枯竭和国家产业升级转型,大批年轻劳动力无法在本地找到满意的工作,只能流向经济更好、工资更高的地区。

专家:生育意愿一旦降下来

就很难再提高上去

宋丽敏表示,人口流失和出生率下降是东北地区出现人口负增长的两个主要原因,生育意愿一旦降下来很难再提高。 卫健委答复也指出,东北边境地区的生育政策相对宽松,比如黑龙江省规定夫妻双方均为边境地区居民可生育三个孩子,但他们生育意愿不高。

宋丽敏: 东北还有一些特色,比如国有经济比重高,原来我们控制生育的政策执行效果比较明显,过早形成了“生育意愿刚性”。现在生养孩子给家庭带来的收益不断弱化,成本不断上升,人的生育意愿一旦降下来,就很难提高。

△宋丽敏

东北地区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应从哪些方面做好哪些准备?宋丽敏表示,首先要对生育意愿情况摸底调查, 然后对全面放开生育的可能性对未来人口发展有何影响进行监测,之后再想如何做能改善或达到预期目标。

提高生育率

只是东北地区的当务之急吗?

提高生育率并非只是东北地区的“当务之急”。2020年底,民政部部长李纪恒撰文表示,“目前,受多方影响,我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

公安部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出生登记的新生儿较2019年减少了175.5万人,降幅为14.9%,提高生育水平已迫在眉睫。

吉林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王晓峰认为,在东北地区“试点探索”还不够,应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全面放开生育政策限制。 他同时指出,生育政策作为人口政策一部分,对于解决人口负增长问题、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来说还远远不够。

王晓峰: 生育政策也仅是在政策有效范围内起作用,政策范围外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我认为还不够。全面放开生育限制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可以放开速度快一点、范围更大些。此外还需生育政策,甚至人口政策以外的其他政策综合实施。

△王晓峰

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出,经济社会因素已成为影响生育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经济负担、婴幼儿照护和女性职业发展等方面,群众反映尤为突出,生育政策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大为减弱。

育儿成本高,如何解决?

有声音指出,有些人不愿“生”,其实是担心“育”。 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首先就是“钱”的问题。学区房、奶粉钱、兴趣班……“育儿账单”越来越“沉”,推高了养娃成本。宋丽敏建议,

文章来源:《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网址: http://www.zggxjsxbzz.cn/zonghexinwen/2021/0221/477.html



上一篇:防不胜防!除夕夜有人中招…
下一篇:发扬“拓荒牛”精神 创造更多“中国经验”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投稿 |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编辑部|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版面费 |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论文发表 |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